眼睑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显著升高,新华医
TUhjnbcbe - 2024/5/10 16:27:00

图说:医院皮肤科普通门诊医院供图

近年来,中国由过敏引发的皮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切身体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医院、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等联合开展了针对特应性皮炎的系列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率已和发达国家持平,临床上常见的“湿疹”本质上就是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轻症的患者曾因认识不足而被忽视。

这项名为“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与治疗新策略”的研究结果近日荣获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姚志荣说:“我们需要提高皮肤科医生对特应性皮炎的辨识能力,不仅能帮助病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对疾病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听起来似乎陌生,但它在婴儿期表现为“奶癣”,并可能延续发展至儿童、青少年、成人期,俗称“湿疹”,已成为百姓口中最常见的疾病。过去很多年以来,国内报道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仅为3.07%,而国际上的儿童患病率达10%-20%。这与姚志荣教授及其所在的医院皮肤科在临床中的感受大相径庭。到底是感受错了,还是数据错了?

图说:医生在为患者诊断医院供图

围绕这些临床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研究项目《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与治疗新策略》历时16年,研究团队带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开展了我国12个中心城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共计纳入84个幼儿园和40个预防接种站的名儿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7岁城市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已达12.94%,此项研究填补了多年来我国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也引发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

姚志荣教授对此解释道,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较以往翻了4倍,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过去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认识不足,我国的皮肤病学教科书把“特应性皮炎”和“湿疹”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大多数临床形态不典型的特应性皮炎被诊断为“湿疹”,导致患病率被低估;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城市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确有提高。姚志荣教授提到,通过这个研究,将大大促进我国皮肤科医生、公众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认识,加快对我国皮肤病学教科书的修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对于特应性皮炎的统一认识。

研究团队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掌握了中国汉族特应性皮炎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的高发和特征性临床症状、体征,并明确了眼睑湿疹,头皮皮炎,耳廓下裂隙3项对于我国特应性皮炎早期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临床体征,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诊出率,并为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

通过不懈努力,国内外就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机制已达成共识,认为它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微生物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因此,团队不遗余力地对医生、患者开展宣教,比如“医生如何正确解读过敏原检测结果”,“家庭生活中,不能因为宝宝得了湿疹,哺乳妈妈什么都不敢吃,也不敢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不但不能有效预防疾病,反而导致儿童营养缺失、妨碍生长发育”,陷入特应性皮炎的防治误区。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研究发现发病机制,尝试从根源上防治特异性皮炎

姚志荣教授团队通过临床观察还发现,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俗称“大静封”)对重症特应性皮炎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停药不易“反跳”。为了进一步将该治疗推广,研究团队针对“大静封”的治疗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新研究发现,利多卡因可通过Smad3/TGF-β信号通路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这为利多卡因“大静封”这一治疗新策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是重症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福音。

面对特应性皮炎如此顽固、难以治愈的现状,如何从根源上防治疾病,研究团队紧跟国际前沿,对疾病发病机制展开探索。通过大样本、病例-健康对照等手段,首次明确了中间丝聚合蛋白基因(FLG)突变是中国人群最主要的遗传易感因素,揭示了中国人群FLG基因的突变频率与突变谱(FLG基因的突变频率为28.3%,发现1个中国人群特有的高频突变KX)。FLG基因突变直接导致皮肤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并且,不仅基因问题会导致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下降,皮肤内炎症的反复发作、局部微生物定植也能下调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往往十分干燥,基础治疗强调大量外涂润肤霜去弥补先天和后天因素所致的皮肤屏障缺陷,防止过敏原入侵,有力改善症状。

研究也通过基因型-表型、核心家系分析,首次提出FLG基因突变与哮喘的发生、以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食物过敏强相关,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FLG基因突变正来源于家系中患鱼鳞病的父母。这暗示着父母或儿童本人患有寻常型鱼鳞病,那么孩子更易在3岁以后发生哮喘,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小儿呼吸科评估;并且这部分孩子如果出生后有“奶癣”(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更要留意辅食添加过程中食物过敏的发生。姚志荣在医院牵头成立过敏、变异多学科MDT诊疗团队,联合呼吸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儿科等多个学科治疗相关过敏疾病。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显著升高,新华医